- · 《外国文学评论》栏目设[10/06]
- · 《外国文学评论》数据库[10/06]
- · 《外国文学评论》投稿方[10/06]
- · 《外国文学评论》征稿要[10/06]
- · 《外国文学评论》刊物宗[10/06]
外国文学史上的今天|戈特弗里德·凯勒——“瑞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戈特弗里德·凯勒,一八一九年七月十九日生于苏黎世一个旋工家庭。五岁丧父,依寡母为生。一八三三年进工艺学校,次年因小过被开除。一八四零年去德国慕尼黑学画。一八四二年
戈特弗里德·凯勒,一八一九年七月十九日生于苏黎世一个旋工家庭。五岁丧父,依寡母为生。一八三三年进工艺学校,次年因小过被开除。一八四零年去德国慕尼黑学画。一八四二年回家乡从事文学写作。与德国流亡诗人弗赖利希拉特、赫尔威等接近,积极参加民主运动。一八四八年由苏黎世州政府资助,去德国海德堡大学深造,听费尔巴哈讲《宗教的本质》。一八五零至一八五五年在柏林期间,创作丰富而成熟。一八五四至一八五五年出版《绿衣亨利》第一版。一八五六年出版中篇小说集《塞尔德维拉的人们》。一八六一年任苏黎世州政府秘书长,一八七六年卸任。一八七二年出版《七个传说》。一八七三年底至一八七四年底出版《塞尔德维拉的人们》的增订本(除了原来的五篇小说以外,又添入五篇新作)。一八七八年出版《苏黎世中篇小说集》。一八八零年出版《绿衣亨利》修订本。一八八三年出版中篇小说集《箴言》和《诗集》。一八八六年出版长篇小说《马丁·萨兰德》。一八九零年在苏黎世逝世。
凯勒画作
以下文字摘选自绿原先生为《绿衣亨利》撰写的译本序
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从来就不满足于消极地反映生活、仅仅帮助读者认识生活,它凭借自己悠久的传统和深广的触手,一直试图以培养人们的心灵、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为己任。在近代西欧文学,特别是德语文学的画廊中,就有一种近乎传记而不能称为传记的品种,名曰“教育小说”(Bildungsroman又称Erziehungsroman,或Entwicklungsroman)。“教育小说”,顾名思义,首先来源于作者的这样一个基本观念:人决不是所谓“命运”的玩具,人是可以进行自我教育的,可以通过自我教育来创造自己的生活,来充分发挥自然所赋予他的潜能。因此,在这个观念的指导下,教育问题便成为这类作品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提到“教育小说”, 可以举出狄更斯的《大卫·科波菲尔》、罗曼·罗兰的《约翰-克利斯朵夫》、巴尔扎克的拉斯蒂涅、司汤达的于连以及托尔斯泰、高尔基的某些小说、歌德的《威廉·迈斯特》,还有与《威廉·迈斯特》齐名的另一位大作家的《绿衣亨利》。
《绿衣亨利》的作者戈特弗里德·凯勒(Gottfried Keller,1819—1890),籍贯瑞士,是十九世纪德语文学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,曾经被文学史家们称誉为“瑞士的歌德”。
《绿衣亨利》是凯勒一生的主要著作。里面的情节大都是作者青少年时代的经历,如家境的贫困、求学过程的挫折,以及在选择职业中、宗教生活中、艺术创作中所经历的一些错误、悔恨和觉悟等等。所以,这本书有时被看作是作者的自传。这部作品有两个不同的版本:第一版刊行于一八五四年,以主人公之死为结局第一版关于亨利之死是这样写的:他一来由于自己好久不给母亲写信,在伯爵府逗留太久,没有早日回家,使母亲忧虑悬念而死,因而感到内疚,二来由于离开了窦绿苔,对她朝思暮想,精神上异常痛苦,终于郁郁死去(见第一版第四卷第十五回)。;第二版刊行于一八七九至一八八年,经过作者彻底改写,那个阴郁的悲惨的结局变成了欢乐的、充满希望的新生活的起点:主人公通过各种挫折和振作,终于在同人民的结合中找到自己的归宿,成为一个自觉地走上正路的国家公民。这两个版本在文学史上引起许多不同的评价:一些同时代的批评家认为,作者到了晚年改写第一版,虽然在世界观上不能说没有进步,但他已经丧失年轻时期对于生活的诗意感,因而删去了第一版中不少优美的抒情场面,这从艺术角度来说实在是可惜的。但是,更多的批评家一致认为,本书的改写不仅标志着作者的世界观的进步,而且正因此在艺术上、在现实主义的深度上,也树立了一个榜样。本书作为“教育小说”来说,正是指第二版而言。
主人公常常穿一件由父亲的外衣改制的绿色上衣,人们因此管他叫“绿衣亨利”。绿衣亨利原是一个普通的少年,后来在相当不利的生活环境中,成为一个自发追求真、善、美的艺术家一画家。他的教育过程可以说是一个艺术家的探索和成长的过程。但是,一个人的教育从广义来说应当是他的整个生活。尽管不少人要到生活课程将要完结时才恍然大悟,有上进心而又有毅力的人则往往能够做到一面生活,一面接受教育。绿衣亨利作为一个上进的典型,正是后一种情况。他像威廉·迈斯特一样,为了追求人生的真谛,在爱情和艺术上徘徊了很长的时期。他在这两方面的经验教训,对于他本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,因此对于读者也是同样有教育意义的。例如,他自幼热爱绘画,但并不懂得绘画作为一门艺术的真正途径,因此不断犯错误和走岔路,而每个错误、每条岔路又往往会重复几遍,才能逐渐使他觉悟过来——这样的人显然并非“神童”,正是我们所习见的,甚至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常人,因此他的探索和成长过程对于我们反而更有教育意义。
文章来源:《外国文学评论》 网址: http://www.wgwxplzzs.cn/zonghexinwen/2020/1010/353.html